大连开发区广益德养老院
 
 

老人跌倒反复,跌倒后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浏览:次    发布日期:2022-09-13
       老年跌倒的注意事项:老年人骨质酥松,正是缺钙的表现,所以很多老年人以跌倒,就要很久才能痊愈,甚至严重的,走路都不行了。这跌倒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小时一桩,没准站起来跳跳就好了,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不是如此,所以老年人走路都会很慢,蹒跚着前行,害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儿女的累赘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躯体损伤:跌倒引起躯体损伤率为10%,其中重度软组织损伤占5%,包括关节积血、脱位、扭伤及血肿;骨折占5%,主要是肱骨外科颈,桡骨远端及髋部骨折,老年 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跌倒时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随增龄而急剧上升。如跌倒后1h仍不能站起来者,其病死率还要高1倍;85岁以上老年死于跌倒的人数(147/10万)明显高于65岁以下者(1.5/10万),跌倒造成的意外损伤是老年死亡的第6位原因。
       2.心理损伤:虽然90%跌倒的老年并不引起躯体损伤,但跌倒给老年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约有50%跌倒者对再次跌倒产生惧怕心理,因这种恐惧而避免活动者占跌倒的 25%。因此,对跌倒的恐惧可以造成跌倒-丧失信心-不敢活动-衰弱-更易跌倒的恶性循环,甚至卧床不起。因此,要充分认识这种心理创伤的严重后果。
 
       老人意外跌倒时的急救方法:
       1、老年人突然跌倒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
       2、老年人摔跌易发生骨折,某些骨折如股骨颈相嵌性骨折、脊椎骨折等除疼痛外其余骨折表现不明显,如果勉强扶持站立,搬动时姿势不当,可使病情加重。特别是脊椎骨折,可以损伤脊髓导致截瘫。所以老年人摔跌后,应先让他慢慢滚转到硬木板上,仰卧位。
       3、要判断跌倒后是否发生了骨折。老年人跌倒后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当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时也不要急于将其扶起。因为处理不当不但会加重其损伤和骨骼错位,还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残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的过程中极易损及脊髓,而导致截瘫。
 
       老人预防跌倒多做这些运动:
       1.锻炼平衡常甩腿:老人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承载力都会下降,平时多做甩腿运动有助于锻炼平衡性,促进腿部的气血运行。具体的方法是:手扶椅背或者牢固的树干,一腿固定,另一条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体能保持平衡为宜),在空中画圈,做完还原,稍稍休息,换腿做,早晚各5~6次。这有利于下肢肌肉与关节的保健,增加腿脚行走时的平衡性与灵活性。
       2.关节强韧多扭膝:膝盖是人体较脆弱的关节,平时要加强锻炼:双脚并拢,微微下蹲,双手按住双膝,以膝关节带动腿部顺时针转10次,逆时针转10次,每天1~2次。旋转幅度要尽量大,让双腿由弯曲到伸直,再由伸直到弯曲,每次都做到极限。长期坚持能增强膝关节韧性。
       3.感觉下肢不舒服的时候,揉揉自己的腿肚之后会感觉轻松很多,在小腿肚上有个叫做“承山穴”的穴位就有解乏的作用。这个穴位很好找,大家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经常揉腿肚的时候按压此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一般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以有微微酸胀感为度。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1 大连开发区广益德养老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901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