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听到老人说:我要回家
这句话表述的是,老人接受不了自己由于认知功能的下降而造成的各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的残酷事实。老人的内心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回到最能干最被社会和家人需要的辉煌时代。
黄昏综合症是被称为行为心理症状的BPSD中的一种,中核症状和心理压力是诱发因素。虽然我们在应对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仔细地观察和分析老人的症状,耐心地和老人建立信赖关系,一定会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错误应对方法:
1、否定老人所表达的想法
2、对老人说“你不能回去”
3、用不耐烦或强硬的语气与老人对话
4、和老人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使老人无法理解
正确应对方法:
1、接受并理解老人的情绪,永远对老人说“YES”
2、与老人寻找解决方法,“我们吃了饭再回去,家里没有买菜”“明天我和您孙子陪您一起回去,我开车”“你的老伴去开会去了,今天不回家,你在这里吃了饭先住下来,明天回去”
3、对老人表达,希望他/她留下来,需要他/她帮忙做事,肯定老人的价值和尊严
4、把老人的注意力转向有兴趣的事物,一个老人喜欢的糖果或人物、事件等
5、播放“班得瑞”轻音乐,提供舒适的环境给老人
回家诉求和黄昏综合症的应对方法
1、用其他的事情转移老人注意力
当老人对某件事情全神贯注时,黄昏综合症不会发生。尽量在黄昏时段,带着老人做一些喜欢擅长的事情,比如画画、叠衣服或家人做些简单的家务都是有效的应对方法。
2、不能对老人说这里就是你的家
对于搞不清自己的家在哪里的老人来说,类似“这里就是你的家”的劝导,只会让本人感到自己被否认,会产生逆反效果。同样“你不能回家”类的否定也是不良的应对方法。这样的应对只会让老人越发的不安,从而增加老人的回家愿望,有时,甚至会引起老人的暴力骂人等问题行为。
良好的应对方法是:当老人焦躁不安、强烈要求回家时,带着他/她在小区里散散步,“今天先住下来吧”或者“留下来吃了饭再走”等劝导会有效转移老人的注意力。
3、主动地和老人聊家常
到了黄昏的时间,尽量不要让老人独处,家人或护理人员可以一边做手头上的事情,一边和老人聊聊家常,不要因为忙其他事情而忽略了老人的存在。
4、准备一些零食
有时因为空腹也会引起老人的不安和焦躁,用零食来缓解老人焦虑不安的情绪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要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家人可以坐下来和老人一起喝茶、吃点心,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使老人安心。
5、尽量避免突然的环境变化
避免突然的物理环境或周围人物的变化,让老人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的过程;当然入住机构或搬家等变化也许是不可避免。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和延续,减少不必要的变化是我们预防法之一。
6、在灯光照明上下功夫
有些老人当外面天色完全黑下来后,情绪会逐渐稳定,但也有些老人外面越黑越感觉不安和恐惧。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症状来区别对待,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采用可调节灯源,把灯光调明或稍稍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