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认为耳背是正常的,干脆不管了 有些老人听力已经下降了但就是不愿主动就医,并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没办法。耳背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老听错,还常跟人找碴,甚至会误解晚辈表达的好意,以为是在说他坏话,造成心理伤害。
当听力受影响,交流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逐渐丧失这种能力、严重影响到自己和身边人的交流。
但是在高龄的老人中,也有不少耳朵并不聋的。
专家认为,老年性耳聋虽是正常现象,但年龄性增长并不是致聋的主要因素,还包括因动脉硬化造成的内耳缺血、代谢障碍等引起的耳聋。
因此,老年性耳聋积极采取治疗甚至还有康复希望。
引起老年性耳聋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逐渐减退。
一般年过60岁即会有耳聋现象。但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与发展却因人而异。
有的人中年以后即出现耳聋,有的人年逾百岁听力也完全正常。
发生老年性耳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耳部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即由于机体的衰老,中枢神经系统衰退,导致听力减退,还可引起血管硬化,骨质增生,导致内耳血循环障碍,以致听器官退变,产生耳聋。
2、长期接触噪音:据Rosen调查,苏丹地区偏僻部落人的听力,比城市居民听力好,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多能保持较好的高频听力。Weston(1964年)调查城市居民老年聋发病比乡村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3、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据苏联(1976年)普查莫斯科及格鲁吉亚两地区居民听力发现,后者地区多吃素食,冠心病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而莫斯科居民以肉食为主,血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Rosen(1962年)发现吃低饱和脂肪饮食的老人平均血胆固醇为5.2mmol/L,而吃饱和脂肪饮食者血胆固醇可升高达6.76mmol/L。Weston(1964年)调查老年耳聋中70%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4、遗传因素:Lowell(1977年)将耳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5岁以下有家族耳聋史,为平坦型或盆式听力曲线;65岁以上无家族耳聋史,为下坡型听力曲线,语言识别率低,遗传基因占主导地位。在遗传上,男女性别亦有不同,女性组织耐受性比男性强,而且男性接受恶劣环境和噪音的损伤机会也比女性者多,吸烟饮酒比女性多,故老年性耳聋男比女多两倍。
预防老年性耳聋的最佳方法
1、尽量避免噪音,力求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不随便挖耳朵,防止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
3、节制饮食,少吃含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4、戒除烟酒,以免其中的尼古丁、乙醇成分对内耳的损害。
5、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控制自己的感情。
6、经常参加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如郊游、散步、打太极度拳和气功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器官的血液供应,改善内耳器官的代谢功能。
7、按摩外耳及鼓膜。经常用手按摩耳壳并轻轻地用掌心向内耳挤压和放松,或用手指不停地挤压耳屏,可以对鼓膜起到按摩作用。
8、遇到巨响,或燃放鞭炮时,用手捂耳,保护鼓膜。
9、尽可能避免使用对内耳听觉器官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奎宁等。
Copyright © 2021 大连开发区广益德养老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9011092号